芒种已过,炎暑将临,各种传染病也开始活跃起来。夏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它们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小学生抵抗力较低,极容易被传染。下面就西安市浐灞第二十九小学的老师们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01水痘
(资料图片)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水痘流行期间不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多开窗通风。
02新冠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以发热、干咳、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
预防措施
1. 虽然新冠疫情已经全面放开,但我们仍需做好自我防护,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2.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牢记“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减少到影院、游乐场、超市等密闭公众场所,返家后勤洗手勤消毒。
3. 加强学生日常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学习。
4. 学校和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测,每日接送的家长和来校学生都需在确保健康的前提下来校,把好健康第一关。
0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
预防措施
1.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接种流感疫苗2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力的抗体。
2. 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04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菌借助食品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天气逐渐炎热,升高的气温也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各种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也在夏季频发。
预防措施
1.注意用餐卫生。就餐应注意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推广使用公勺公筷。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生吃蔬果要洗净,不喝生水。
3.不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0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生活用具可间接传染,传染性极强。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饭前便后、外出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2.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积极手段。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
3.家庭常备“84”消毒液,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学生用具、餐具等物品应经常清洗消毒,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家长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4.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患儿在皮疹水泡发病期不应上学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播疾病。
06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1.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或聚会。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家长应尽早对幼儿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4.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要密切观察。
07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晕、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症状,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
预防措施
1.高温天气及时补充水分,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做到饮食清淡,保证能量充足。
2.高温天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尽量在室内活动,居室内可以开启空调降温。
3.若出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08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它分布广、发病人数多、危害较大。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5-9天。起病急,畏寒,高热39-40℃,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出血倾向,面、颈、胸部好红称“三红症”,结膜出血,重症患者可有休克、出血,重症患者可有休克、出血,重症患儿病死率高。
预防措施
1. 被蚊子咬后可能痒、痛、肿,可涂抹清凉油或其他消炎的软膏,一定不要用手去抓。
2. 如果无法确定蚊子是否携带登革病毒,可进行15天医学观察,若出现发热、皮疹或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使用蚊帐、纱窗或驱虫剂以防蚊虫叮咬。
4. 到户外活动时,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伊蚊的活动高峰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5. 一旦出现高热(39℃以上)、皮疹、头痛眼眶痛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5天的外出史。
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传染性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大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让家校携手,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快乐、茁壮地成长!
编辑:徐瑞霞
标签:

- 世界消息!77dizhi唯美清纯(77dizhi)77dizhi唯美清纯,77dizhi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在汇民鑫平台购上万元大豆油不发货 不退款 为啥还能购买?在汇民鑫平台购上万元大豆油不发货不退款为啥还能购买?近日...
- 全球视点!西班牙大学本科学制(大学本科是什么学制)班牙大学本科学制,大学本科是什么学制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
- 北京农商银行朝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光接受审查调查
2021-06-10 15:24:29
- 想乘火车拍遍“车窗外的中国” 小伙一年摄影15000张成“大V”
2021-06-10 15:24:29
- 广州本轮疫情首位患者出院
2021-06-10 15:24:28
- 警方侦破16年前四川省图书馆文物被盗积案 成功追回被盗唐代佛经
2021-06-10 15:24:28
- “摸金校尉”团伙深夜潜海30米盗捞,846件文物获追缴
2021-06-10 1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