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于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等的崇拜。
2、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之后为雷姓,黄帝以云为官,有云姓。
(相关资料图)
3、由于后世众多姓氏都是最早的祖姓依不同地域和事迹的分化衍生而成,万姓归宗,可以说中国人的姓氏都出于华胥氏之后,同属炎、黄子孙。
4、 秦朝以前,姓和氏有不同的含义。
5、姓字的古字是由“人”和“生”组成的,意即为人所生,因生而成姓。
6、氏的本意为木本,即植物之根。
7、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
8、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
9、同姓不可通婚,同氏而不同姓者,可通婚姻。
10、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趋于湮没。
11、司马迁所作《史记》正式把姓氏连用而不再加以区分。
12、 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由此推断姓形成于母系氏族时期。
13、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确定的姓不到30个,大多数都从“女”旁。
14、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流传下许多“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故事。
15、如女娲感受绚烂虹光生下颛顼,华胥履人足迹而孕伏羲……。
16、夏、商、周的始祖也是其先母吃下车前子(大禹)、燕子蛋(契)或履践熊迹(后稷)得来的神胎。
17、在我们得知黄帝轩辕氏、姬姓,炎帝列山氏、姜姓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同时被告知,姓是依据母系血缘在更早确立下来的谱系,而父系社会的成形,则是以氏所标出的血缘谱系越来越盛大为标志的。
18、 相对于更早的母系而言,因地域分化(从赐封地地名、国号得氏,如赵、郑)、职业分化(因长于某种技业得氏,如陶、张、巫、卜)、官位分化(因官位得氏,如司徒、史等)、或其它种种世俗业绩的分化而表现出来的“氏”,起初也许不过是在标明独特的地域、独特的职官或技能,标明某个获得氏称的个人不同凡响的事绩、经历、声望和地位,与“姓”的共同血缘并不相干。
19、但贵而有氏的这些英雄们的后代则可能从此找到与祖姓有所不同的一脉血缘的一个新的命名,继而以氏命姓,以氏代姓。
20、 原始的以母系的生殖为标志的血缘谱系向父系以英雄业绩及其发生地为标志的血缘谱系的转化(炎、黄二帝),是姓分化为氏,氏历久而成姓这一历史循环的第一个转折点。
21、如果说最初的姓总是在标示出某种母系或父系的更古老血缘,那么“氏”,则是此一血缘(姓)中的杰出人物以自身的某种世所公认的事迹或历史因缘(避讳、赐姓等等)从此分别出血缘支系,让子孙在此一支系内单独标出其血缘谱系的一个个历史事件。
22、所谓以氏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不过是在说,大多数在历史上拥有过共同血缘的人都因为有名无氏而无声无息地消失,只有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会因为世俗的业绩或与之有关的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而得到一个“氏”号,从而得以在同姓的血缘之流中通过标记出自己独特的子孙而成为一个新的姓氏。
23、 在先秦因复杂的努力而得到区分的“姓”与“氏”,到司马迁的《史记》里合而为一,实际上是姓以氏分,氏终成姓这一历史循环的一个自然结局。
24、中国人姓氏由极少到极多的世代演进,正是身处在滚滚血缘洪流中幸免于沉沦的血缘英雄们不断累积的一个成果。
25、 可以说,一个姓氏就是一部英雄史诗。
26、中国人总是会在一个独立的姓氏里,读到遥远而神圣的安身立命之据,读到某种不死的信念和值得记住的事绩。
27、不管千里万里、何年何月,身在别处的炎黄子孙总是会以自己的姓氏为据回到与这个姓氏血脉相通的地方去认祖归宗。
28、 从黄帝“胙土命氏”开始,母系的生殖已不再是命氏的根据。
29、后世姓氏的起源可大致归类如下: 1.以居住地地名、方位、封国命氏。
30、如赵、西门、郑、苏等。
31、 2.以古姓命氏。
32、如任、风、子等。
33、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
34、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35、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
36、如伯、仲、叔、季等。
37、 5.以职官名称命氏。
38、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39、 6.以职业技艺命氏。
40、如张、巫、屠、优、卜、陶等。
41、 7.以祖上谥号为氏。
42、如戴、召等。
43、 8.古代少数民族借用汉字单字为氏。
44、如拓跋氏改为元、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45、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
46、如唐王胡赐功臣以李姓、朱明王朝赐朱姓。
47、汉文帝名刘恒,恒性避讳改为常氏。
48、晋帝祖上有司马师,师姓遂缺笔改为帅氏。
49、 10.因避仇杀改姓。
50、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姓避仇改牢姓等。
51、 姓氏起源的形式多样,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的情况不在少数。
52、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下流行的取父母双方单姓合成复姓的种种情况,也可能成为新的命姓方式。
53、 对古今姓氏数量,文献所载有较大出入。
54、一个较为概括的统计是,古、今姓氏总量在1万左右,其中许多是今天已经没有人使用的姓氏。
55、而中国人现在仍在使用的姓氏,其数量也远在1000以上。
56、 最早记述姓氏的专书是写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世本》。
57、《世本》也是世界上首部姓氏学专书。
58、其后历朝历代有关姓氏源流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
59、 东汉时的《邓氏官谱》是中国第一部单一姓氏的族谱。
60、至唐代贞观、开元之世,考叙姓氏源流的谱学渐成显学,到北宋形成前所未有的民间修谱高潮。
61、至今影响甚广的《百家姓》即是北宋初年杭州一书生编成的蒙学读物。
62、《百家姓》经增补后共收单姓414个,复姓60个。
63、自北宋以降,民间私修谱牒成为中国古今著述史上的一大奇观。
64、至民国年间,几乎每姓每族必有一谱,人人以入谱为终身大事。
相信通过中国人最早的姓氏是什么这篇文章能帮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标签:

- 英国皇家海军称派出舰机在英国海域附近追踪俄军舰,俄暂未回应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皇家海军8月31日发布声明称,英国军舰和巡...
- 艾卓仙踪限制赛单卡点评 多色篇惯例先上标准:5 0:炸中炸不在0-1个topdeck处理掉=autolose,对面拍出
- 商务部:前7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超过55万家在今天(8月31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
- 北京农商银行朝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光接受审查调查
2021-06-10 15:24:29
- 想乘火车拍遍“车窗外的中国” 小伙一年摄影15000张成“大V”
2021-06-10 15:24:29
- 广州本轮疫情首位患者出院
2021-06-10 15:24:28
- 警方侦破16年前四川省图书馆文物被盗积案 成功追回被盗唐代佛经
2021-06-10 15:24:28
- “摸金校尉”团伙深夜潜海30米盗捞,846件文物获追缴
2021-06-10 1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