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别称不同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
2、二、特点不同大篆: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2、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3、小篆: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
(相关资料图)
4、2、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
5、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6、3、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
7、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8、4、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
9、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10、扩展资料: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
11、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
12、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13、另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
14、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15、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
16、此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会融各地书风而成,为中国第一次统一之字体,居书史转变之关键。
17、秦代刻石保存小篆书迹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重要,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石权始皇廿六年诏则最能见其真相。
18、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 天天即时看!非法集资套路多,安全“秘籍”快收好北京延庆微信公众号“低门槛、零风险、高利息”面对这么多的...
- 【环球快播报】飞机票哪个app买最便宜_四川航空官网订票大家好,小榜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飞机票哪个app买最便宜...
- 中国国防部长: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 中国必须也必然统一|天天热推荐当地时间4日上午,正在新加坡参加第20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中国...
- 北京农商银行朝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光接受审查调查
2021-06-10 15:24:29
- 想乘火车拍遍“车窗外的中国” 小伙一年摄影15000张成“大V”
2021-06-10 15:24:29
- 广州本轮疫情首位患者出院
2021-06-10 15:24:28
- 警方侦破16年前四川省图书馆文物被盗积案 成功追回被盗唐代佛经
2021-06-10 15:24:28
- “摸金校尉”团伙深夜潜海30米盗捞,846件文物获追缴
2021-06-10 15: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