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长江干流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Ⅱ类 保护修复母亲河如何持续发力?
新华社记者高敬
2022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1%,同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2020年以来长江干流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Ⅱ类,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资料图)
下一步,如何保护修复母亲河?在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进行了相关解读。
据黄小赠介绍,去年,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印发实施《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目前,长江入河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九成以上,推动解决了2万多个污水乱排问题。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地区开展“三磷”专项整治“回头看”,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和彻底解决。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尾矿库治理“回头看”,存在环境问题的1137座尾矿库已经完成整改843座。
当前,总磷已经成为长江流域首要的污染物。黄小赠介绍,总磷污染控制是下一步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攻坚方向。目前,江西、湖北、湖南、江苏等6个省份已经出台印发了流域范围内的总磷污染控制方案,总磷污染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他表示,下一步要围绕总磷污染负荷削减,指导督促长江流域各个省份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总磷污染控制方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同时,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好《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相关工作任务,切实削减长江总磷污染负荷,持续改善长江水生态环境质量。
健康的水体,不仅要有好的水环境指标,还应该有健康的水生态系统。黄小赠介绍,在长江流域探索建立水生态考核机制,是加快补齐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推进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系统治理新格局,加强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具体实践。
2021年以来,聚焦长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建立了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以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为支撑的指标体系。
在这一指标体系下,去年生态环境部首次组织开展长江全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估工作,将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生态功能重要、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湖泊水体都纳入监测评估范围,初步建立了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
同时,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在2022年至2024年试点期间,要开展评价考核的试算工作,并动态完善评分细则,为2025年在长江流域全面开展水生态正式考核工作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舒靓】
- 【温江区·俭让佬妈市井串串】美团产品,随时可退!49.9元抢购150元套餐:俭让老妈串串双人餐套餐内容营业执照媒体支持购买方式长按图片二维码即可购买01鸳鸯锅辣...
- 微信的大动作,为了什么?微信的大动作,为了什么?,为啥很多创作者不赚钱?
- 【聚看点】名为“七国集团” 实则美国在“收割”着六国未来七国集团(G7)峰会日前在日本广岛结束,台面上大秀团结却难...
- 北京农商银行朝阳支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晓光接受审查调查
2021-06-10 15:24:29
- 想乘火车拍遍“车窗外的中国” 小伙一年摄影15000张成“大V”
2021-06-10 15:24:29
- 广州本轮疫情首位患者出院
2021-06-10 15:24:28
- 警方侦破16年前四川省图书馆文物被盗积案 成功追回被盗唐代佛经
2021-06-10 15:24:28
- “摸金校尉”团伙深夜潜海30米盗捞,846件文物获追缴
2021-06-10 15:24:27